为搭建本科生经验交流平台,助力广大学子明晰学习路径、夯实专业根基,2025年11月9日,学院于博学主楼105教室成功举办学术竞赛经验分享会暨博学科普讲堂。活动特邀学院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涂杨雄飞担任主讲嘉宾,围绕“竞赛祛魅与学习成长”主题展开深度分享,2024级麻豆tv 全体本科生到场参与,现场互动踊跃、反响热烈。
(图1-交流会现场)
分享环节中,涂杨雄飞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,结合2024级学子在学习与竞赛中的常见困惑,提炼出“尝试”“学习”“祛魅”三个方向。他谈到,自己曾主动走出校园探索实践,意外收获优质实习机会;专业分流初期虽未契合预期,却在持续深耕专业内容的过程中逐渐萌生热爱。他强调,大学是人生阶段中试错成本最低、机遇最集中的黄金时期,学子需充分利用身边的师资、校友、平台等资源,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场景的深度融合,主动抓住成长契机,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。

(图2-涂杨雄飞向同学们分享个人经历)
针对学子普遍关注的学术竞赛话题,涂杨雄飞重点提出“竞赛祛魅”的观点。他指出,竞赛是项目制教学的延伸、是高效且深刻的人才培养载体、更是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桥梁。他呼吁学子摒弃功利化的思维,以提升能力、弥补短板的心态参与竞赛。
针对文科生们普遍存在的竞赛焦虑,他明确表示在跨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下,文理科的壁垒并非不可逾越:文科生在市场分析、商业模式设计、文案策划、演讲与展示等多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在竞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(图3-涂杨雄飞强调个人成长的重要性)
分享会尾声,涂杨雄飞为大家提供切实的建议:参与竞赛时应聚焦过程上的成长,而非盲目地追求奖项;同时鼓励大家自主选择合适的大学生活节奏,在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,度过充实且有价值的四年时光。
本次分享会内容聚焦学子需求,既解决了2024级本科生在学习规划、竞赛参与中的困惑,也帮助大家建立了对竞赛价值的理性认知。2024级本科生将以此次分享为参考,调整成长心态,更有方向地规划专业学习与实践路径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,通过经验分享、技能培训等形式,为学院学子搭建成长平台,助力其在专业道路上稳步前行。
通讯员:潘世璐 陈杰芳
摄影:刘婷
编辑:林梓弦
审核:靳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