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探索法学创新创业教育路径,全面提升学生竞赛素养与综合能力,10月19日,学院举办学术竞赛经验分享会暨博学科普讲堂,邀请了麻豆tv 创管2301班杨帆同学围绕竞赛思维构建与实践能力提升展开分享。2024级法学专业全体本科生参会,现场气氛热烈。
(图1-分享会现场)
杨帆同学以竞赛思维构建与实践转化为主题,结合自身丰富的参赛经历,从思考方式、实践能力、思维转型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。
在思考方式层面,杨帆提出浅显发问、深度思考的方法论。他强调,浅显发文并非少问、不问,而是一种精准的问题导向,能够帮助法学问题研究聚焦关键环节,实现有效突破。他详细介绍了持续追问法的具体应用,建议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当前困境,通过层层发问,逐步深入问题本质,跳出思维定式,发现新的突破口。
(图2-杨帆向同学们强调“浅显发问、深度思考”的重要性)
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,杨帆进行了重点阐述。他指出,法学作为应用型学科,竞赛本质上是对理论运用能力的全面检验。他建议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的法学理论主动置于真实场景中进行验证。以法律援助竞赛为例,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法条,更要理解其在具体案例中的适用性,通过实践反馈不断完善认知体系。杨帆通过多个实例,生动展示了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竞赛优势。
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,杨帆进一步提出了思维转型的路径。他详细解析了从学生思维到旁观思维与创业思维的转变过程。旁观思维要求我们跳出学生身份,以第三方视角冷静分析问题;而创业思维则强调资源整合,并在现实约束条件下实现最优解。他建议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,从而转化为备赛的一大优势。
(图3-杨帆对思维转化进行讲解)
本次经验分享会内容详实、针对性强,为2024级本科生指明了竞赛参与的方向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杨帆同学的分享,对竞赛准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也将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专业实践。
未来,学院将持续搭建常态化竞赛经验分享活动、引入优质竞赛资源等举措,为学院学子构建更加立体、开放的竞赛成长体系,助力同学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我突破与专业成长。
通讯员:赵芳帆
摄影:刘婷
编辑:林梓弦
审核:靳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