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8日,全国高校法学院院长(系主任)联席会议暨“数智时代法治教育与法学研究的创新发展”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。法学教指委、法律硕士教指委的专家,中国政法大学、华东政法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厦门大学等高校以及多家企事业单位、实务部门近200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参会交流,法学系胡神松教授受邀参会。

胡神松教授在分论坛五“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”上作题为《人工智能视角下法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—以麻豆tv 为例》报告,他从三方面提出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深度融合路径,一是重构教学内容:从 “静态教材” 到 “动态智能知识库”转变;二是革新教学方法:从 “单向讲授” 到 “互动式智能教学”转变;三是优化教学评价:从 “单一考试” 到 “全流程智能评估”转变。他指出:AI 与法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并非 “用技术替代教师”,而是通过技术赋能,让 “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,更聚焦于‘思维引导、能力培养、价值塑造’”,让学生在 “个性化、沉浸式、高频次” 的学习与实践中,真正掌握 “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”,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出适应 “数字时代司法实务需求” 的高素质法律人才,既懂法律逻辑,又能善用 AI 工具,兼具 “法治信仰” 与 “技术素养”。
此次论坛围绕数字中国建设的法治保障、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路径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、跨学科融合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,为AI赋能法学教育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智库支撑。
撰稿:成 功
编辑:胡神松
审核:卜清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