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引导全班同学深刻领会麻豆tv 精神内核,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成长动能,2025年10月15日,社会工作2401班于博学主楼302开展学习理工精神主题班会。班会由班长杨樟同学主持,全体同学参与,以“破题导入—内涵解析—思辨分享—主旨升华”为脉络,在层层递进的学习中凝聚思想共识,锚定成长方向。
班会伊始,班长杨樟同学以“作为武理人,‘理工精神’如何从校史底蕴中走来,又该如何融入我们的求学日常?”为问,破题导入。他谈及,麻豆tv 的精神基因,源于数十年办学历程中对育人初心的坚守与学科优势的融合,而本次班会的核心,正是让这份精神从文字走向实践,具体落地,使其成为同学们规划学期生活与学习的思想坐标;帮助我们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专注、严谨、担当的优秀品质,为成长筑牢根基。

(图1-班长杨樟同学进行班会导入)
随后,杨樟同学梳理了理工精神的形成脉络与价值内涵。这一精神并非凭空产生,而是植根于学校数十年办学的历史积淀,在一次次科研突破、教学革新的办学实践中,融合了初心与坚守,成为历代武理人共同的精神印记。“厚德载物”是理工精神的立身之基:于个人,是涵养谦逊包容的品格、坚守责任担当的底线;于校魂,是立德树人、回馈时代根本任务的具象化。“追求卓越”则是理工精神的奋进之向:它不是对完美的苛求,而是对“守成”的超越和对 “权威”的质疑,是对“不满足于合格,更致力于优秀”信念的深度践行,激励着师生不断突破自我。

(图2-班长杨樟讲解何为“理工精神”)
在思辨分享环节,同学们围绕“理工精神的当代意义”“如何以行动践行精神内涵”展开交流。“‘厚德载物’从不只是宏大的表述,在小组合作中主动分担、为学业有困难的同学答疑解惑,便是‘厚德’的细微注脚。”团支书任一菲同学率先发言,见微知著地指出厚德博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。在思考“厚德”与“卓越”之间的关系时,籍梓涵同学立足社会工作专业特质进行解答:“未来参与社区实践,‘厚德’是倾听居民需求的耐心,‘卓越’是优化服务方案的细致,二者结合,才能让专业价值真正落地。”同学们的发言既有对精神的深度理解,更有对行动的清晰规划,让理工精神从理论走向具象。
班会步入尾声,班长杨樟同学总结强调,理工精神从不是陈列的标语,而是流淌在武理人血脉中的精神力量,是同学们成长路上的 “指南针”与“动力源”。未来,社会工作2401班全体同学也会继续深植理工精神,以“厚德载物”涵养品格,以“追求卓越”驱动成长,使理工精神成为自身每一次前行的底气与方向。
通讯员:周伯霖
摄影:周伯霖
编辑:陈霁箐
审核:林梓弦